去年52家金融机构落地北京,包括多个全国“首家”

Connor 火必官网 2025-05-19 2 0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2月26日,记者从北京“两区”建设金融领域推进制度型开放情况新闻发布会获悉,2024年北京金融业实现增加值8154.2亿元,同比增长7.6%,创近五年之最,拉动GDP增长1.3个百分点,凸显金融业“压舱石”地位。金融领域全年推动52家机构在京落地,包括多个全国“首家”。

“两区”建设以来,北京精准施策,提升国家金融管理中心能级,目前金融机构资产规模约占全国一半,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规模、辖区直接融资规模、保险深度、保险密度等均居全国首位。

项目落地是“两区”建设成效的重要体现。北京市通过拓展渠道、抢抓机遇、优化服务等措施,实现52家重要中外资机构在京落地展业。比如,全国首家由境外保险公司直接发起设立的保险资管公司保德信资管,法国巴黎保险、德国大众、小米集团合资财险公司法巴天星财险获批筹建;全国首家以新设方式成立的外商独资期货公司摩根士丹利期货、全国首家新设的外商独资券商渣打证券获批开业;阿联酋第三大主权财富基金穆巴达拉首次在境内设立实体,全球最大的主权基金之一沙特公共投资基金在内地设立首个办公室。此外,北京首家合资银行卡清算机构万事网联获批开业等。

一批科创绿色股权投资基金加速集聚,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支撑。北京市新设8只政府投资基金,重点投向人工智能、绿色能源和低碳产业等。5家国有大行依托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加大科创支持力度,达成初步意向基金规模近530亿元,储备项目超100个。其中,已实现落地基金6只、规模近60亿元。

自2012年以来,北京一直是跨国公司外汇管理改革的先行试验区。2021年,北京率先在全国开展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经过前两轮政策升级,已有十余家跨国公司开展了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惠及成员企业1700家,跨境收支规模超1500亿美元。

作为全球重要金融机构在华落地首选城市之一,北京活跃着200余家外资银行保险机构,机构总量居全国第二,且深耕发展趋势向好。2024年,辖内外资银行总资产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为近8年来最高;外资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实现正增长,且综合偿付能力较为充足,辖内外资机构“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的优势正不断巩固。

编辑 张磊

校对 李立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