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区纪委监委做深做实“后半篇文章” 提升以案促改促治综合效能

Connor 火必官网 2025-07-16 2 0

□ 本报记者 薛诚 通讯员 孙可

日前,京口区委召开全区警示教育会,以近两年来区纪委监委查处的一系列风腐交织典型案件为鉴,为全区领导干部敲响警钟。看到昔日熟悉的同事成为警示教育片中的“片中人”,与会人员深受触动,“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在权力面前保持清醒、在金钱面前守住清贫,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近年来,京口区纪委监委把以案促改促治作为一体推进“三不腐”的有效载体,做实做细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注重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应,将一个个真实案例转化为警示教育资源,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让党员干部真正感受到纪法的威严和违纪违法带来的惨痛教训,努力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压实主体责任,聚焦重点督促整改。把深化运用纪检监察建议作为做实以案促改的有力抓手,出台《关于加强纪律检查建议和监察建议运用的实施意见》,推进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对于信访举报、监督检查、巡察反馈和审查调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从整改问题、完善制度、堵塞漏洞等方面,向案发单位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为防止纪检监察建议“一发了之”,相关纪检监察室和派驻纪检监察组督促案发单位深入剖析问题产生根源,由点及面,举一反三,进一步查找党建、内控、监督、财务等制度存在的短板和漏洞,找准问题症结、完善制度机制、堵住制度漏洞。同时,适时对“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情况开展“回头看”,重点关注纪检监察建议的落实、问题整改的成效、建章立制和开展警示教育情况,进一步压实党组织主体责任,实现“两个责任”贯通协同。

加强警示教育,敲响警钟筑牢根基。身边典型案例是最鲜活的“教科书”,也是最有效的“清醒剂”。京口区纪委监委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庭审旁听、编印警示教育读本、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开设“清风大讲堂”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警示教育更加深入人心。拍摄制作警示教育片《铁纪护航》《正风反腐永远在路上》,告诫党员干部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将纪律规矩刻印在心、落实于行。针对全区新入职年轻干部,区纪委监委各派驻组督促驻在单位开展新入职干部廉政谈话会,通过学习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督促干部以案为鉴、以事为戒,进一步增强廉洁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

开展回访教育,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京口区纪委监委坚持把回访教育作为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的重要抓手,积极整合派驻纪检监察组、街道(园区)纪工委等力量,为受处分人员量身定制回访计划和个性化工作方案。采取“一对一”心理疏导、走访所在单位党组织、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深入了解受回访人员的思想认识、改正情况和工作状态,并听取受回访人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和干部群众对其评价、反映等。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谈心谈话、纪法教育、心理疏导贯穿回访教育全过程,为受处分的干部“复诊”,帮助其从“有错”向“有为”转变,释放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的强烈信号。“在回访组的帮助下,不少党员干部重拾干劲,迅速投身基层治理、安全生产、产业发展等工作中,工作激情更足了。”京口区纪委监委审理室相关负责同志表示。

评论